万贵妃,长相粗犷,比明宪宗大17岁,为何却一生获得专宠?_朱见深_万贞儿_朱祁钰
发布日期:2025-06-25 19:03    点击次数:110

明英宗朱祁镇亲自带领大军征战蒙古瓦剌部,那时的瓦剌部日渐强盛,威胁着明朝的边疆。然而,土木堡之变突如其来,英宗在战斗中大败,被瓦剌俘虏,局势瞬间急转直下。为了应对这一危机,孙太后联合名将于谦,辅佐当时的郕王朱祁钰登基称帝,进而在北京保卫战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,成功迎回被俘的英宗。然而,英宗被软禁在南宫。景泰八年,石亨、徐有贞以及太监曹吉祥等人联合推动“夺门之变”,使得英宗成功复位,这一历史事件又被称作“南宫复辟”,并将当时的皇帝景帝朱祁钰废除。

朱见深,原名朱见濬,是明英宗朱祁镇的长子。在土木堡之变爆发时,英宗被瓦剌俘虏,太皇太后孙氏将朱见深立为太子。然而,紧接着朱祁钰便登基称帝。1452年,朱祁钰废除了朱见深的太子之位,将其降为沂王,并立其儿子朱见济为太子。然而,1457年,“夺门之变”爆发,明英宗复位,朱见深再次被立为太子,并最终在1464年继位,年号成化,成为明宪宗。

明宪宗朱见深一生中充满争议,尤其是他设立了西厂,一个直属皇权的特务机构。这个机构横行无忌,扰乱了朝廷秩序,制造了大量冤屈,常常随意逮捕和迫害大臣,使得整个朝廷上下人心惶惶。同时,明宪宗与年长他17岁的万贵妃之间的“忘年恋”成为当时宫廷内外的热门话题。许多人对此议论纷纷,认为他与万贵妃的关系既显得奇异,又不免让人猜测宪宗或许有着某种恋母情结。

展开剩余75%

万贵妃,原名万贞儿,出身并不显赫,外貌也不算特别美丽,且年纪已有些偏大,因此她能成为宪宗的宠妃,令许多人感到困惑。万贞儿的父亲万贵只是一个低级官员,家族成员因犯罪而受到贬谪。年幼的万贞儿被送入宫中做宫女,凭借乖巧和机智,她深得孙皇后的宠爱。

朱见深出生于1447年,而父亲被俘的土木堡之变发生在1449年。此时,孙太后将朱见深立为太子,尽管父亲被俘,朱祁钰的弟弟却迅速继位。随着北京保卫战的胜利,瓦剌部将朱祁镇送回,但朱祁钰依旧将父亲软禁在宫中。1452年,朱祁钰废除朱见深为沂王,然而,万贞儿始终陪伴在朱见深身边,在艰难的日子里,她为他提供了如母亲般的温暖。

1457年,“夺门之变”成功后,明英宗复位,万贞儿与朱见深一同返回宫中,朱见深被重新立为太子。长时间的宫廷权力斗争使得朱见深饱受精神摧残,甚至因此患上了口吃的毛病。

1464年,随着英宗去世,朱见深继位成为明宪宗,并为明朝历史创造了重要篇章。在这个时期,朱见深对万贞儿的宠爱愈发显著。万贞儿不仅年长他17岁,而且她的外貌也不符合传统美人的标准,性格则十分坚韧,甚至被人形容为“类男子”,然而,朱见深依旧对她宠爱有加。万贞儿从一位宫女逐渐升为贵妃,最终深得宪宗的宠爱,并且在宫廷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
作为帝王,朱见深最初并未立万贞儿为皇后,因周太后和英宗的皇后钱太后都急切希望为他选一位合适的皇后。然而,朱见深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,最终将万贞儿册封为贵妃。万贞儿逐渐在宫中声势鹤立,影响力日益增强。

为了维护万贞儿的地位,朱见深甚至废除了吴皇后的皇后之位。吴皇后与万贵妃发生过多次争执,最后,朱见深以吴皇后行为不端为由,将其废除并软禁在冷宫。同时,王皇后被迅速立为新皇后,但她很快退居幕后,失去了权力。

随着时光流逝,朱见深对万贞儿的宠爱越发深沉,他们长时间同床共枕,甚至其他妃子都无法与万贵妃相提并论。万贵妃的去世对朱见深的打击不可估量。1487年,万贵妃去世,宪宗感到极度悲痛,称自己也很快会随她而去。尽管万贵妃并非典型的美人,她的陪伴和深厚的情感成为了朱见深一生无法割舍的依赖。万贵妃的去世,也让朱见深的生命留下了深深的阴影,几个月后,他也因病去世。

万贵妃身世平凡,但凭借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情感,她深深影响了宪宗一生。至今,万贵妃的历史形象仍存在争议,后人对她的评价褒贬不一。

发布于:天津市